第九十九章 山越叛乱_大汉争霸
笔趣阁 > 大汉争霸 > 第九十九章 山越叛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九章 山越叛乱

  数次的大胜让孙权也放松了内陆的防备,外加上曹操大军压境,前线兵力吃紧,因此孙权就把原本各地驻防防备山越的军队给抽调到了前线,后来周瑜与刘备征荆州时候,又从内陆抽调了三万军,两次抽调内陆防备已经形同虚设。

  建业的许多人都认为山越是少数民族,实力不强,以至于不少官员都是如此认为的,这可是大错特错。起初的时候山越确实以少数民族为主,实力不强,可是近些年却逐渐壮大,虽然屡战屡败可是加入山越的人可不少,现在山越一大部分都是汉人为主了。

  可能是因为建业柴桑一代百姓相对于富足一些,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堂堂的汉人也会加入山越和他们一起入侵自己的家园?东吴这个时候江南广大区域还属于蛮荒地区,甚至中原人称东吴为南蛮。南方刚开始开发,远远不是后世的江南水乡,可以说这里瘴气横行,是一片穷山恶水之地。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虽然是一句戏言,还是有稍许道理的。资源越少,人越自私,所能维护的群体越小,群体之间相互之间争夺手段也越不择手段。资源越丰富,人越无私,所能维护的群体越大,而群体之间相互争夺的手段也越多样化越和平。

  而且孙氏治理江东采用的是以江东豪门治理江东的策略,固然得到世家的支持,政治超级稳定,可是世家大族往往也会剥削百姓,多数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转为盗匪,此时的江东因环境恶劣也是民风彪悍。

  会稽是江东重镇,岂能有失?荆州吕蒙正帅重兵和关羽对阵,双方在江上时常有摩擦发生,小规模交战也先后发生几次,精兵猛将都在荆州现在也离不开呀!当地官员不是潘临的对手,村寨被其攻破数不胜数,孙权无奈只得派遣身边丁奉徐盛前去平叛,以徐盛为主将,丁奉为副将,率建业新军一万前去会稽。

  新军是新招募的士卒,正在训练成军之中,孙权并没有调动各关隘的精兵,避免造成其余地方防备空虚再兴叛乱的局面。以往山越叛乱战斗力并不强,他们确实武器落后,往往拿竹竿当作武器,一千东吴兵就能打四五千叛军,孙权想新军战斗力固然不足,想必打战斗力低下的潘临的山越军还是手拿把攥的吧!

  很不幸,孙权这是失算了。倒不是徐盛丁奉没有将才,两人此刻算不上名将到也还算不错了,最起码能称得上上将,就这两位手下的新军实在太废柴了,两人因为快马加鞭行军到会稽潘临不会不知道,果然在地形狭窄的谷口有伏击。徐盛命士卒去山顶探查,看是否有人埋伏。

  可是新军都是些新募的士兵,军纪不严,有些人更是好吃懒做。去探查山顶的这几名士兵感觉到太辛苦,于是一合计在半山腰就休息了,待了一会就回去禀明上面连个人影都没有。

  一看没有埋伏全军自然要穿过谷口,可是徐盛也算是小心谨慎,命令全军分两部,前中两军,分别由他和丁奉带领,并且每一军单独快速穿越谷口,避免敌人有埋伏全军陷于被动。按照常规来说徐盛的计划没毛病,潘临还真就设下了埋伏,当丁奉的前军进入谷口后没多久,山顶上就传来了喊杀之声,滚木礌石砸向吴军。

  丁奉没有慌张,命令四五人结小型圆阵,高举盾牌徐徐退出山谷,可是新军的士卒慌张了,哪里还顾得上主帅的命令,一窝蜂的往乱跑,丁奉一看大怒,挥舞战刀就斩杀几名不听命令的士卒。可是军队乱的太厉害了,不是斩杀几个人就能解决问题了,现在是根本没有军纪可言。

  无奈之中丁奉也没办法,只得自己突围,还好他武艺还算高强,山顶射下那些稀稀拉拉的箭枝对他造不成太大的威胁。因山越军装备落后,这弓箭还真没有什么威力,就是一开始的滚木礌石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可是新军军心乱了,自相践踏的死伤的士卒倒是比敌军杀死的还要多。

  丁奉突出重围,到没有受伤,可是麾下的士卒最后跟在身边的不到百人,徐盛此时也挺郁闷,这一仗让山越大胜,士气大振,可他们连敌人都没看清楚长什么样就折损了一般的兵马。要是样孙权知道了还不知道气成什么样,他们有几个脑袋够砍的?不过即使死,徐庶肯定也会拉点垫背的,就刚才去探查的那几个士卒,全都被徐庶拉出来砍了。

  这些新军这才意识到,原来军规军法不是儿戏,如果不听是要死人的……

  这一场失败却仅仅是一个失利的开始,看着天色已晚,徐盛就命令全军在此地扎寨,布置好岗哨之外就跟丁奉商议破敌计策。现在军马损失过半,要是想剿灭山越就不能像以前一样,需要取巧。据传闻潘临有兵马一万,这一万人是壮丁,他身后还有十万民众呢!要是潘临疯狂一点,在这一万军外,扩充两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当他和丁奉刚刚商量出点眉头,又遭遇一场大败,这一场大败让徐盛伤筋动骨再也没有一战之力了。他们的被潘临半夜偷营了,防备敌人夜袭是每个将领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他安排了两波探哨,本意这两拨人一波前半夜站岗,一波后半夜站岗,可是第二波人前半夜不睡,精神抖擞的,还不断扯淡开玩笑,等到子时换班的时候就困的不行,过了子时都睡着了,睡的跟死猪一样。

  潘临看吴军防备如此松懈那里还会客气,领着人马就冲杀进来,被敌人夜袭没有准备是最可怕的,徐盛丁奉都被外边的喊杀声吓了一跳,何况下边的士卒,他们根本组织不了有效的抵抗,七零八落只顾着逃跑,于是剩下着五千人也全军覆灭了。徐盛丁奉仗着个人武艺突出重围,后边追兵无数,他们也分不清方向,穿过山谷就胡乱奔跑,就为了甩开追兵。

  丁奉徐盛的失败离开传开了,会稽的百姓们更是把潘临的山越军描绘的神乎其神,一些当地会稽的世家也暗中派人跟潘临商议,可以背后支持他,但希望他破城之后善待自己家族即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潘临在得意洋洋的时候,却迎来了自己的首败,也是因此战一个人物开始崭露头角。潘临围攻会稽城,城内数千守军苦苦支撑眼看不支的情况下,这时候突然冒出一股援军,人数看起来不过两千上下,坐拥上万大军的潘临也不以为意。

  击败了徐盛丁奉后他声威大震,又有一些山越部族前来投奔,他麾下壮丁部队近两万,他随便指派一员将领领着四千人就迎上那两千援军去了。可是刚一交战,山越就发现这股部队不好对付,看起来固然不像是正规军,可是身手都极为老道。

  他们六个人为一组,这一组人马有两个盾牌手,他们拿的不是一般的盾牌,而是比一般盾牌大一号的那种,能把全身护住。剩下就是两个长枪手,拿长兵器,两个朴刀手,拿短兵器,不论是进退都为一起,武器间配合也颇有章法。

  山越军一个冲锋下就被分割成无数的小块,然后这只部队像‘生命收割机’一样,不断收割着山越军的性命,山越部队看打不过,倒是也会变阵,几个散兵游勇一起合力打一组吴军。可是他们的配合远远不如吴军精妙,很多都被没冲到眼前就被长枪捅死了,冲到眼前的山越士兵发动的攻击也都被盾牌完美的挡住了,然后朴刀手出来,一刀一个全部砍死。

  阵型中人员一旦有伤亡就会进一步收缩,如果伤亡两人以上这组人员就会撤退到后方补充人员,然后再结阵杀过来,如此反复。几轮下来杀下来这四千人马伤亡惨重,反倒是东吴军队除了偶尔敌军的刀枪从盾牌的缝隙中砍过来造成少许的伤亡,大部分还安然无恙。

  跑到会稽城的徐盛丁奉也看到这一幕,在城头上他们指挥部队御敌,当看到城下的这股援军竟然如此训练有素,山越部队远远不是对手,他们就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觉到羞愧。别看这股吴军配合熟练度极高,但他们还真就不是什么所谓的百战精锐,他们都是一些死刑犯,还有部分是山贼盗匪流民等等。

  如果把人类社会非要化一个三六九等,像周瑜诸葛亮等属于人中龙凤,他们这些人就是社会的蛀虫,渣渣。而把这下人组织起来,居中调度的那名白袍小将,正是陆议,字伯言,当然他后世还有一个更为出名的名字,叫陆逊。

  陆逊虽然早年就投靠了孙家,可是并不受到其中,完全是孙策卖陆家一个面子,随便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官职。当孙策死了后,陆逊更是处于被遗忘的状态,实时他担任定威校尉,秦汉以来将军泛滥,就算是一个杂号将军都算不得什么,何况他一个小小的校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